項次 |
標題新聞 |
資訊來源 |
日期 |
1 |
輝達GTC大會 台廠跨海進擊 |
摘錄經濟A5版 |
2025-02-10 |
輝達年度盛會「GTC大會」將於美西時間3月17日至21日登場,鴻海集團、廣達集團、仁寶等逾十家重量級台廠跨海大進擊,凸顯與輝達的好關係。其中,鴻海可望由董事長劉揚偉帶隊出征;仁寶更是首度獲邀參與,引爆話題,並展示揮軍AI伺服器雄心。
參與今年GTC大會的重量級台廠包括鴻海集團(工業富聯、鴻騰精密、鴻佰科技)、廣達集團(雲達與達明)、仁寶、緯創、緯穎、英業達、台達電、華碩、和碩、微星、技嘉、研華與新漢等,橫跨伺服器代工、品牌、關鍵零組件、邊緣運算應用等領域。
GTC大會是輝達年度大戲,去年GTC大會上,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揭露Blackwell架構等新品,並在專講最後壓軸端出機器人大秀,話題延燒一整年不墜。
鴻海去年GTC大會以鴻佰科技名義參與,今年提升到鴻海集團層次,由母公司鴻海領軍,帶領旗下各子公司出擊,劉揚偉今年將再度出席,展現鞏固AI伺服器龍頭地位的決心。
今年鴻海集團將展示先進的AI技術、智慧製造、數位孿生(Digital Twins)、GB200伺服器,以及由AI驅動的照護機器人等,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將參與下世代的AI即實體AI論壇,探討實體AI如何帶領工業數位化進入下一個新時代。
仁寶今年首度參與GTC,董事長陳瑞聰公開宣示,仁寶在PC、智慧裝置都有相當好的基礎,未來兩年會在AI伺服器領域看到不錯的成績,不會讓大家失望,輝達今年GTC大會「絕對不會缺席」。
廣達由執行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領軍,緯創由總經理林建勳帶隊。市場預料,今年代工廠都將展出最新的AI伺服器及先進冷卻解決方案,大秀肌肉。英業達今年參展攤位緊鄰輝達,除與輝達合作的AI伺服器,也將展出AI筆電、元宇宙及物聯網等相關產品。
台達電今年仍是唯一參加GTC大會的電源廠,董事長鄭平有望親自率隊參展,且GTC參展攤位較去年倍增。
鄭平日前表示,今年營運目標持續成長,其中AI是非常大的主題。台達電整合電源、散熱及被動元件三大關鍵零組件優勢,從電網一路做到晶片,提供全系列AI電源全方位整合方案,成為輝達新晶片電源廠大贏家,通吃輝達新推出殺手級AI晶片架構Blackwell系列B100、B200、GB200晶片訂單。
華碩因應生成式AI日益增長的需求,去年在GTC推出採用來自輝達最新技術,包括B200、GB200和H200等,以提供最佳化的AI伺服器解決方案,滿足更多跨產業AI應用。
和碩去年在GTC上展示AI伺服器、GenAI平台及如何運用AI協助生產製造等解決方案,尤其GB200方面,和碩目前積極開發的GB200 NVL36是一個多節點、液冷、機櫃級平台,專用於處理計算密集型工作負載。
|
2 |
搭AI熱 OCP峰會 台廠新品齊發 |
摘錄工商A3版 |
2024-10-14 |
國際雲端供應商(CSP)建置資料中心的軍備競賽持續進行中,兩 大GPU晶片大廠輝達(Nvidia)與超微(AMD),也端新世代AI晶片擂 起戰鼓,於2025年再決高下。OCP 2024(開放運算計畫全球峰會)秋 季峰會於美西時間15日在美國矽谷登場,台灣主要伺服器供應商如緯 穎攜手母集團緯創、英業達、雲達(廣達)、神達、鴻佰等皆將大秀 新品,另微星旗下輝達MGX架構新品也將首度現身,搶吃AI大餅。
OCP 2024秋季大會開展在即,全球資料中心/伺服器產業人士將匯 聚就光通訊架構、AI軟硬協作、液冷散熱、量子運算等新興技術進行 討論。
歷來在OCP峰會中皆有大規格全線產品及新技術登場的緯穎,此回 亦攜手母集團緯創,端出雙方合件的GB200 NVL72機架解決方案/運 算匣(Compute Tray)外,旗下採用輝達H100/H200/B200 GPU晶片 的HGX架構AI伺服器、MGX架構的H200,及分別配置輝達HGX B200、超 微MI325X GPU的液冷GPU伺服器,與單相/兩相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 ,以及無水兩相式液冷解決方案新技術等產品,亦將於峰會中展出, 期透過強化與緯創和其它生態系夥伴的合作,積極擴大在AI運算解決 方案的產業地位。
英業達與廣達旗下雲達,也將各自展示旗下配置英特爾、超微最新 處理器平台,與輝達AI超級晶片組之通用型/AI架構平台、模組化A I架構的伺服器與機架級解決方案等產品,而英業達的液冷解決方案 、雲達QCT解決方案亦將同步登場。
此外,入列AI伺服器供應鏈的台廠如技嘉、華碩、華擎等,今年O CP峰會將展出旗下AI伺服器及冷卻解方之新品/新技術,加速搶進A I伺服器市場的微星,此回除將端出基於新一代DC-MHS(資料中心模 組化硬體系統)架構的系列伺服器,同時微星與輝達合作、採用NVI DIA之GPU AI晶片的MGX架構2U及4U型AI伺服器新品,更將首次亮相。
|
3 |
達明機器人 9/24興櫃前法說 |
摘錄工商B5版 |
2024-09-24 |
廣明(6188)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24日將舉辦登錄興櫃前法說會 ,該公司為全球第二大協作型機器手臂廠商。看好工業自動化及AI時 代來臨,達明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已全面內建視覺系統,未來將具備A I推論能力。而達明機器人最快於9月底前可順利登錄興櫃。
達明為廣明子公司,廣明目前持股達79.95%,另一大法人股東為 台灣歐姆龍。
達明在公開說明書中指出,協作型機器手臂需求快速成長,各產業 界對於自動化應用及需求明顯增加,帶動協作型機器手臂廠商及傳統 機器人業者,一同競逐此商機。達明已在產品做出差異化,第一步將 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產品全面內建視覺系統,這將有助客戶減少整合時 間。第二則是取得TUV認證,此為工業機器人安規認證。第三,將於 產品中內建AI推論能力。
達明亦有系統整合部門,未來看好的應用場景及客戶,該手臂可運 用在AMR(自主移動機器人),以半導體、光電廠及電子業者為客戶 ,另外還有在智慧工廠進行產品檢測或瑕疵檢測,例如,車用電子、 電子廠商的AI或AOI市場。傳統產業如食品工廠亦能引進協作型機器 手臂,在產線進行撿貨或檢測。
達明因內建視覺系統及AI推論,讓客戶省下整合的時間和費用,近 期獲中國大陸兩大客戶青睞。具體出貨及營收認列的時間點,最快在 今年第四季,或是明年度。
達明8月營收0.93億元,月減3%,年減20.91%,累計前八月營收 9.56億元,年增17.44%。達明曾透露,9月登錄興櫃之後,擬爭取2 025年第三季上市。
目前達明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已與多家業者共同合作,包括有羅昇、 西門子、雲達、微星及法博智能等。而達明日前在國際自動化展覽時 亦展示其不同場域的應用,包括物流場域AI混箱卸棧、電子工廠內的 AI瑕疵檢測、智慧工廠的AI數位孿生及AI半導體視覺定位。
達明今年第三季營收恐不如第二季,但整體而言,達明2024年營運 表現仍將優於去年。以今年前八個月來說,該公司指出,不論是通路 經營、應用開發及客戶成交回應等,均有明顯改善和提升。
|
4 |
楊麒令:AI下半年發展只會更好 |
摘錄工商A3版 |
2024-09-06 |
廣達執行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,AI下半年發展可說是「漸 入佳境、只有更好」,原因很簡單,因為目前整個供應鏈的情況逐漸 轉好;儘管有些產品有過渡期(transition),但是舊有產品的需求 還是非常的強勁,以廣達第二季的財報來看,表現也非常好,第三季 應該還會更好。
楊麒令5日出席「2024達梭系統臺灣年度高峰論壇暨SIMULIA用戶大 會」,會後接受媒體訪問,如何看NVIDIA股價重挫和台股4日大跌, 他表示,這應該只是短暫的情況,應和NVIDIA受到反壟斷調查有關, 但NVIDIA隨後也否認收到傳票;AI的需求還是持續攀升,應該會馬上 回到常軌,往後的業績大家慢慢看到後,市場自然而然就會再回穩。
另外,對於AMD將併購ZT Systems,並計劃分割出售硬體製造事業 ,楊麒令回應,廣達本身就有生產工廠,且持續擴產,短時間應該不 太可能考慮收購。
而與達梭系統的合作,楊麒令則說,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的興 起,使得資料中心產生了很大的質變,一些大型的企業慢慢也開始建 置GPU伺服器,對於省電、節能也有更多、更嚴謹的要求,才能達到 永續發展的目標。
為此,雲達與達梭系統攜手合作,推動資料中心的能源效率設計最 佳化。雲達運用達梭系統3DEXPERIENCE平台建構其資料中心的虛擬雙 生,透過達梭系統熱流風流模擬軟體,改善雲達資料中心能源效率, 其目標是實現能源節約和增強監控能力;希望在驗證資料中心營運期 間,持續增強能源效率的解決方案,共同協助客戶解決下一代資料中 心於設計及營運上的挑戰。
楊麒令補充,如今有很多的企業都在建立算力中心,但因為現在算 力中心的建置和傳統機房不太一樣,所以雙方的商業模式仍在討論當 中,初步會先找一些有發展潛力的業者進行驗證。
|
5 |
台灣大5G專網組隊 拚文創出海 |
摘錄工商A3版 |
2024-08-23 |
台灣大22日宣布攜手緯創數技、華電聯網、聯齊科技、魅力五月、 雲達科技組成5G專網台灣隊。台灣大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朱曉幸指出 ,未來會以松山文創園區作為示範點,將案例複製到全台各地古蹟園 區與各類展館,並配合國家南向政策前進東南亞,將成功案例輸出海 外,台灣大藉此,加速發展文創產業智慧化。
由台灣大主導的「古蹟創新應用科技服務」計畫,率先在松山文創 園區,導入5G專頻專網,透過5G及固定無線接取(Fixed WirelessA ccess, FWA)網路部署,推出多語言即時翻譯服務、5G移動式多功能 服務機器人、AR擴增實境導航功能、5G 360°全景暨多視角直播、智 慧廣告顯示、安防監控和能源管理等7大創新應用,成為台灣第一個 室內外均採用5G專網融合技術應用服務的古蹟智慧園區。
其中,5G移動式多功能服務機器人應用,是由台灣大攜手緯創數技 合作,可在園區非營業時間進行巡檢,以AI自動分析辨識異物入侵等 事件。
該計畫亦特別與霹靂國際多媒體合作,近日將舉辦首場5G沉浸式布 袋戲電音派對,經典場景將以沉浸式融接投影,並結合場外5G劇場進 行多視角異地共演。另,台灣大將攜手囍樹共同打造「速美可搭綠屋 VV2」實驗計畫,採用可重複使用的鋼構和耐候帆布建造。
朱曉幸表示,國內整體企客資通訊市場商機高達5,000~6,000億元 規模,台灣大上半年來自物聯網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60%、用戶年 增55%,其中又以車用物聯網營收成長84%最為顯著。
2009年,台灣大聯手富邦建設投資成立「臺北文創」,並與台北市 政府簽訂松山文創園區BOT契約,藉由商業投資創造營收利潤回饋市 府,用於保存活化松菸古蹟區,成為台灣第一宗文創BOT案,臺北文 創自2013年開幕營運,截至2024年6月為止,回饋至「臺北市文化設 施發展基金」的總金額已超過15億元,並帶動松山文創園區成為Goo gle全球十大熱搜文化景點之一。
|